国际政治与传播学院(Schoo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Communication)成立于2025年7月,是在北京语言大学原国际关系学院和原新闻传播学院基础上成立的跨学科融学科的全新学院。旨在以“文化·战略·传播”为中枢,以“文明互鉴·经纬寰球·运筹传通”的人才培养为宗旨,打造政治学与新闻传播学深度交叉的先导性创新学科体,构建国际组织、国际事务与智能传播、国际传播等多领域融合共生、教研相生的生态系统,培养兼具全球视野、家国情怀、人文素养、公民意识,能够深刻理解国际格局与趋势,熟练运用传播规律和手段,讲述中国故事、阐释中国方案、明晰中国道路、传扬中国文化,主动参与、塑造、引领新时代全球议程与实践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学院现有教职工41人,其中专职教师33人,博士学位拥有率100%。学院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24人。截至2025年10月,在校中外学生1124人,其中本科生835人,研究生289人。
国际政治与传播学院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多元化的学科养分。北语是国内最早对留学生开展国际政治及新闻传播教育的高校之一,1993年成立全国首家联合国研究中心,开启并引领联合国和国际组织研究的专业学术风气。
学院目前有政治学和新闻传播学两个一级学科,下设四个硕士学科授权点:政治学(学硕)、新闻传播学(学硕)、新闻与传播(专硕)、国际事务(专硕)。
有七个本科招生专业:国际政治(030202)、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030204T)、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030206TK)、新闻学(050301)、网络与新媒体(050306T)、传播学(梧桐计划人才实验班)(050304)、国际出版(050301)。其中,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际政治、新闻学是北京市(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扎根北语国际文化交流沃土,以“新文科”原则为指引,设置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中国广播电视联合会国际传播研究基地;联合国研究中心、读写研究中心、中东欧研究中心、以色列研究中心、挪威研究中心、新媒体研究中心、大学形象与文化研究中心、中文读写教育智库、国际组织研究所。初步构筑形成学院-中心-基地一体化学术生态体系,辐射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探索和创新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对学生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平衡、经典与前沿并重、学术素养与实践能力均衡的培养。
学院教师队伍年富力强、梯队鲜明、素质一流,在国际政治与传播领域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研究经验。2022年以来承担37项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科研项目,发表高质量学术成果66项,参与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活动100多次。获得多项教育教学成果奖、教学名师奖、北京市教学创新大赛奖、教学基本功竞赛奖等奖项和市级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立项。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突出综合能力培养。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党政机关、涉外企业、国际组织、驻外新闻机构,报刊、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机构,以及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等。